社科院專家:中國居民債務上升趨勢 與美國次貸危機前相似

經濟脈搏

發布時間: 2021/05/26 14:04

最後更新: 2021/05/26 19:23

分享:

分享:

李揚以美國次貸危機為例,認為中國居民債務目前的上升趨勢值得警惕

中國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、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李揚今日(26日)表示,2020年中國居民的槓桿率已超過德國和日本,這是較危險的信號。從2010年至今,中國居民債務的上升趨勢,與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之前的趨勢相似,尤其值得警惕。

李揚出席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時表示,中國居民部門槓桿率2004年至2009年曾相對穩定,此後便急劇上升。債務大部分與房地產市場相關,這強化了居民債務風險與房地產市場的風險互溢。他指,政府債券特別是地方政府債多數被商業銀行持有,導致財政政策金融化,增加財政風險和金融風險互溢性。

美國2006年的住房市場持續繁榮,加上利率水平較低,次級抵押貸款(向低收入甚至無收入人士貸款)市場迅速發展。隨著住房市場的降溫,尤其是短期利率提高,次貸還款利率也大幅上升,直接導致大批次貸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償還。銀行收回房產賣不到高價,出現大面積虧損。次貸危機在當年春季開始逐步顯現,2007年下旬開始席捲美國、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。

大宗商品漲價不會令宏觀調控政策轉向

對於大宗商品上漲對於中國政策面的影響,李揚則預計,物價變動不會成為引致今年宏觀調控政策變化的主要因素。

他解釋稱,2012年之後,中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和生產物價指數(PPI)走勢完全不同。前者走勢基本平穩,與金融科技、電商、互聯網支付、物流等數字經濟行業發展密切相關;後者與國際市場及實體經濟高度金融化密切相關,可能出現大幅度波動。

擔憂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是近期中國高層重點關注內容。國家發改委、工信部等五部門上週日召開會議,聯合約談鐵礦石、鋼材、銅、鋁等行業具有較強市場影響力的重點企業;會議明確下一步將密切跟踪監測大宗商品價格走勢,堅決依法嚴厲查處達成實施壟斷協議等違法行為。

【中國經濟】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近14.8萬億 今年將更高

內地大城市調控樓市 房產中介成新一輪整治重點?

中國房地產稅或擴圍試點 深圳海南料先試先行

責任編輯:陳建錫

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,Bookmark hket.com中國頻道

讚好《香港經濟日報 hket.com》粉絲專頁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